权志龙分享他在某基金会实习的经历和在北京炎热的夏天的经历

2017年7月28日

我带着体验中国工作文化的愿景走过半个地球,期望看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管理结构和高大上的工作风格。当然,我现在为全中国最具有前瞻性的西方组织之一工作。但这已经是一个伟大的、意想不到的礼物。

刚吃完从街边小摊买来的包子,我就走进了壹基金的办公室,它成立于2011年,是中国第一个私人慈善募捐组织。大家微笑着迎接我,然后开始工作。我的任务是研究和实施捐赠者建议基金,这是一种在美国广泛使用的常见慈善工具,但对中国慈善界来说却很陌生。这个项目体现了壹基金在从事社会事业(即救灾、儿童福利和创新)时接受西方思想和价值观的大文化。

周末和其他实习生一起参观山西大同的悬空寺。
与威兹的廉价盛宴

当我与我的同事们(大多数是20多岁和30多岁)在午餐时交谈时,我感觉到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兴奋和希望。许多人有海外经验或受过教育,为传统上由政府控制的慈善行业带来了自由的元素。这里有一个明显的合作环境,我当然没有想到。宽松的工作文化和着装是令人愉快的,尤其是在北京的烈日下。

下班后,我又踏上了一个严格的制度化社会。公安人员面无表情地盯着我,扫大街的人不耐烦地走着。但随后我掏出手机,解锁了一辆共享单车,然后去了一家餐厅,用微信支付支付了晚餐。

在过去的六个星期里,我既纠结又喜欢这种政府控制和私营企业之间的对立。中国将如何收场?我不知道。但我在体验和参与它的发展、成长的痛苦和所有的一切方面都很开心。

鸟巢,奥林匹克公园

本博文由哈佛大学学院 2020 级学生 William Quan 撰写,他也是 2017 年哈佛大中华区实习 项目 的参与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