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研究興趣:亞洲國家與社會之間的相互作用,以及它們在地方一級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方面所發揮的各自作用;中國的發展;國際法。
Anthony Saich 是阿什民主治理和創新中心主任和大宇國際事務教授,教授有關比較政治體制、民主治理和轉型經濟的課程,重點介紹中國。作為阿什中心主任,Saich 還擔任拉賈瓦利基金會亞洲研究所所長,並擔任中國專案、亞洲能源領袖專案和印尼領導力轉型專案的教席,該專案提供為國家和地方華人和印尼官員舉辦培訓。
西奇于1976年首次以學生身份訪問中國,每年繼續訪問中國。目前,他是清華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客座教授。他還為中國和亞洲其他地方的眾多政府、私營和非營利組織的工作提供建議。
Saich 是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(2014-)、AMC娛樂公司、中國醫療委員會主席和國際正義橋樑的受託人。他也是美國中美戰略慈善總會秘書長。他任哈佛大學亞洲研究理事會、南亞倡議和亞洲中心執行委員會成員。他曾擔任甘迺迪紀念信託基金的哈佛代表,曾于1994年至1999年擔任福特基金會中國辦事處的代表。在此之前,他是荷蘭萊頓大學中國學研究所所長。
他目前的研究重點是后毛澤東時代的中國的政治和治理,中國的城市化和中國城鄉不平等;以及亞洲國家與社會之間的相互作用,以及它們在地方一級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方面所發揮的各自作用。他最近的著作包括《中國的治理與政治》(第四版,2015年);中國村,全球市場(2012);轉型期中國的公共產品供給(2008);《毛澤東共和國的革命話語》(與大衛·阿普特合著,1998年);《中國共產黨的崛起》(1996);以及《80年代的中國科學政策》(1989);他編輯了《中國政治治理》(2015年)、《中國衛生慈善事業》(與詹妮弗·里安和林肯·陳合著,2014年)、《中國的城市化》(與沙希德·優素福合著,2008年)、《愛滋病毒/愛滋病》(與瓊·考夫曼和亞瑟·克萊曼合著,2006年)和《中國金融業改革》(與黃亞生和愛德華·斯坦菲爾德合著,2005年)等書籍。
他擁有荷蘭萊頓大學文學學院的博士學位。他在倫敦大學東方和非洲研究學院獲得政治學碩士學位,並在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獲得政治和地理學士學位。離開辦公室,他喜歡和兩個孩子在一起,看電影和踢足球。